
一到过年,再"土"的谐音梗,都是讨喜的
鸡 = 大吉大利
鱼 = 年年有余
猪手 = 发财就手
芹菜 = 勤财
生菜 = 生财
......
你们那儿有什么谐音的好意头菜?欢迎来评论区补充 ~

年夜饭倒计时 6 天,今儿菜菜再给大家贡献一道好意头的小甜点——
抹茶桂花糕

桂花谐音"贵",糕谐音"高",颜色上又是讨喜的红绿相间。
说它大富大贵、步步高升,就问你同不同意

抹茶桂花糕,其实是老广茶楼银灯食府的招牌点心。
银灯食府我推荐过好多次,之前有朋友来广州玩,还带她去吃过一次。
一例抹茶桂花糕,把她实实在在给迷住了 ~

名字叫做"糕",其实应该是"冻"。
它不是马蹄粉做成的马蹄糕那样 QQ 弹弹的口感,而是吉利丁做成的冻冻,不用刻意嚼也会化开。

很多茶楼都在做桂花糕,但一般只做一层桂花冻,最多就是再加一层椰浆冻。
银灯食府妙就妙在,足足有三层风味:桂花冻 + 椰浆冻 + 抹茶冻。

一端上来,桂花糕先在盘子里摇曳荡漾,肉眼可见的 Duang!
只用筷子可夹不动,要用碗去接,用勺子擓入口,冰冰凉凉的桂花糕就落到舌尖上。
抹香、椰香、奶香、桂花香糅合,香气馥郁却很清爽,属于大小朋友都爱的那种点心。

我朋友当时吃完立马加点了一份,临走还打包了一份带回去呢。
后来想念得紧,还催我赶紧把配方破解了。
哈哈,友命难违,赶在过年前把配方写出来,也分享给你们,当年夜饭甜点够用的 ~

抹茶桂花糕属于免烤点心,有个锅就能做。
分别煮好三层冻冻所需要的浆液,接着一层接一层地垒起来就成。
做法上没啥难度,就是需要耐心,等一层凝固才能接着叠加下一层。

原版用的是黄色的干桂花,我觉得丹桂做的桂花蜜颜色更喜庆,索性给换了。
家里没有的,直接用干桂花也可以的哈。

你要是嫌三层做起来麻烦,也可以只做一层或两层,怎么搭配都好看。

这个糖度也是测试下来,不甜又不至于没啥甜度的量了。
大过年的,别对自己那么严格啦 ~

至于模具,我建议是用塑料饭盒或者做慕斯那种不锈钢模具,亲测用玻璃饭盒很难脱模!
用小杯子来装也可,冻好后直接用勺子擓着吃,不用改刀也很省心 ~


- 抹茶桂花糕 -
[ 食材 ]

抹茶层:抹茶粉 5g 牛奶 230g 淡奶油 80g 细砂糖 22g 吉利丁 15g
椰浆层:椰浆 90g 牛奶 230g 细砂糖 15g 吉利丁 15g
桂花层:清水 150g 桂花蜜 15g 吉利丁 6g
模具是 20cm*12cm
[ 食谱 ]
1. 提前将三层所需的吉利丁分别剪成小片,加冰水泡软待用

2. 抹茶层 :5g 抹茶粉 +30g 温牛奶提前搅拌细腻

奶锅加入 200g 牛奶、80g 淡奶油、22g 细砂糖、混合好的抹茶酱小火煮至糖融化,关火晾凉片刻,加入 15g 泡软的吉利丁搅拌至融化,过滤,晾凉至室温待用

3. 椰浆层:奶锅加入 90g 椰浆、230g 牛奶、15g 细砂糖小火煮至糖融化,关火晾凉片刻,加入 15g 泡软的吉利丁搅拌至融化,过滤晾凉至室温待用

4. 桂花层:奶锅加入 150g 饮用水、15g 桂花蜜煮至温热,关火,加入 6g 泡软的吉利丁搅拌至融化,晾凉至室温待用

5. 方盒里倒入 120g 抹茶层,冷冻 15 分钟,再取出倒入 120g 椰浆层,继续冷冻 15 分钟,重复 2 次,最后倒入 150g 桂花层,冷藏 2 小时以上

6. 等完全凝固后,用抹刀轻轻划过四周脱模,切块食用

当当当当,抖臀高手上线!切面层层分明,绝对强迫症友好
晃啊晃,晃啊晃,晃进了嘴巴里,啊——

冻好的抹茶桂花糕自带一份凉感,入口瞬间,躁动的味蕾顷刻被抚平。
淡淡的抹茶和浓郁的椰浆交织,在嘴里荡漾出甜滋滋的香。
末了牵扯进一缕隐隐幽幽的桂花香,和着嫩滑软乎的质地,整个人都掉进了温柔乡。

懒得做的朋友,下次来广州玩,可以去银灯食府打卡。
之前还写过一篇广州好店推荐,除了茶楼,还有好多私藏宝藏小店。
攻略附上,欢迎你们过年来玩� �


你可能还想吃� �

